關于舉辦第八屆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華職業教育社:
一、大賽主題
職教育工匠,雙創筑夢想
二、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主辦單位:中華職業教育社
承辦單位:湖北省中華職業教育社、中共黃石市委黃石市人民政府、湖北工程職業學院
支持單位: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協辦單位:《教育與職業》雜志社、中華職業教育社職業指導中心,黃石市委統戰部、黃石市中華職業教育社、黃石市教育局、黃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中國教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新華書店總店
技術支持:青創未來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教儀科技有限公司
大賽設立組委會,組委會負責大賽宏觀決策、組織實施。組委會下設競賽委員會和賽風賽紀監督組。賽風賽紀監督組對大賽報名、評審等工作全流程進行監督,嚴肅賽風賽紀。競賽委員會設評審組、仲裁組、秘書處等機構。
大賽分為學生賽道、教師賽道和具身智能賽道。具身智能賽道由中華職業教育社職業指導中心和杭州計算機學校承辦,由浙江省中華職業教育社和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具身智能賽道相關事項另行通知。
三、參賽對象
(一)學生賽道分中職組、高職組和本科組。
中職組:中職學校(含技工學校)全日制在校生。
高職組:高職院校(含技師院校)全日制在校生。
3. 本科組:舉辦或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高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生(不含研究生)。
4.五年制高職學生報名參賽的,一至三年級學生參加中職組比賽,四、五年級學生參加高職組比賽: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職業技術大學和開展職業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的專科學生參加高職組比賽
5.港澳臺學生:擬邀請港澳臺地區職業院校組隊參賽,直接進入現場總決賽。
6.2024 年應屆畢業生視同為在校生。
7.參賽學生年齡不超過 35歲(1989年7月1日以后出生)。
(二)教師賽道分裝備制造、電子與信息、財經商貿三個專業大類開展競賽,設高等職業教育組(含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一個組別。
院校以教學團隊形式參賽,每個團隊限報一個專業大類,參賽教師為本校專任教師,應具備較強的改革創新意識、合作精神、組織協調能力。
四、賽制及內容
(一)學生賽道:有校級初賽、省級復賽、全國總決賽三級賽制。全國總決賽分為網絡評審和現場總決賽兩個環節網絡評審以《項目申報評審書》和項目PPT評審為主,VCR為選填。現場總決賽采取現場路演和答辯的方式,現場路演5 分鐘,答辯3分鐘,需準備PPT
(二)教師賽道:有網絡評審和現場總決賽兩級賽事。重點考察教學團隊在某門核心課程的實訓教學中,運用數字化技術開展創新教學的能力。網絡評審需要上交的材料:1.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課程標準;3.授課計劃;4.參賽教案;5.實訓工作手冊;6.學生工作頁;7.課程能力圖譜;8.教學團隊實訓教學視頻(以上材料具體要求見附件1)。全國現場總決賽采取陳述與答辯的方式,按抽簽順序,團隊選擇一名教師結合已提交的參賽材料陳述實訓過程,可使用PPT作為陳述輔助,時間不超過5分鐘。評審現場提出3個問題教學團隊針對問題(評審不再復述或解讀、可以事先指定答題者),逐一回答并闡述個人觀點(可以展示佐證資料)時間不超過5分鐘(含讀題審題)。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評審可以追問。
五、參賽方式
本屆大賽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華職業教育社自愿組織參賽,不接受個人組隊申報。
(一)學生賽道:選手以團隊方式參賽,每個參賽團隊參賽選手3-7名,其中1人為領銜人。每個參賽團隊指導教師 1-2名。大賽不接受個人單獨參賽。比賽選手不得同時參加兩個團隊的比賽。各參賽團隊在本組別內可進行跨學科、跨專業和跨年級組隊,不得跨校組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華職業教育社遴選參加網絡評審團隊不超過15個。其中,中職組、高職組和本科組各不超過5個。參加現場總決賽隊伍數量為 135 支(不含港澳臺地區)
(二)教師賽道:以團隊方式參賽,各省社推薦5組教學團隊參加網絡評審,每所高職(職業本科)院校限1組教師團隊參賽,每組教學團隊2-4人,不得跨校組隊。參加現場總決賽隊伍數量為 30 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