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促進了教育信息化,也使得教師的專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談及教育信息化與教師的專業發展,那就是“教育信息化為教師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但細細探究,這對翅膀不是“插”上去而是“長”出來的,是讓技術滲透于教育的內容、教學、評價和管理的全過程,通過技術與教師教學的深度融合,持續優化和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最終創新教師的知識結構與教學方式,實現質的飛躍。那么,教育信息化是如何助力教師專業成長的呢?
一、建立教學資源庫,提升知識管理技能
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上雖有海量的教學資源,但資源良莠不齊,查找并非易事。因此,對教師來說,建設一個具有自身特色的資源庫顯得尤為重要。而知識管理是教師的一項重要技能。通過對教與學的資源、成果和經驗進行體系化梳理及提煉,資源的實用性和便捷性大大提高。
在教育信息化潮流下,不少老師利用力拓科技自主研發的速課網的課件資源建設功能,創建出眾多屬于自己的教學資源,打造了一個專有的網絡學習空間。尤其是速課網的教學資源池,能容納Word、excel、PPT等多種格式教學資源,幫助老師更好地實現移動教學,為教學提供資源基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升教學質量。
二、借助信息技術,減輕工作負擔
教師在自己的教學與管理工作中應用技術,不僅給自己減輕了負擔,而且給學生帶來了改變。教育技術的無痕應用,讓手機、iPad成為人的“器官”,教育技術應用已與教育教學融為一體,成為教師、學生、家長工作、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作為新教學媒介,手機、iPad等移動設備豐富了教學方式。此外,不少老師利用速課網的速課堂進行移動教學,不僅能夠在線布置/批改作業,還能一對一實時推送課件、測試和點名簽到,多元互動交流,并通過大數據精準定位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知識掌握程度,及時了解學生的閃光點和薄弱點,實現個性化教學。
三、混合研修 助力成長
普通教師最為關心的問題是,優秀教師是如何上課的,在他們的每一個成長階段又是如何得到關鍵性的幫助。這些問題通過網絡有了很好的解決途徑。
網絡空間除了提供資源分享、在線學習、話題研討外,還經常組織“線上+線下”的教研互動,深入開展信息化教學研究。名師引領與同伴互助支撐教師從個體優秀走向群體卓越。在師資教研培養方面,速課網每月為院校及教師群體提供上百場培訓,培訓方式分為線上授課+線下講課兩種模式,幫助老師全面了解移動互聯網的教學創新、移動教學資源建設應用等知識,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也正如此,越來越多的教師發現,利用碎片化時間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學習能收獲與感悟更多。
總而言之,如果每個人都利用自己的網絡空間進行動態知識管理,激發起真正的內驅力,能夠利用信息化做好自己的成長規劃,他們就能成為面向未來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