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職業教育應“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職業教育是與產業經濟發展關聯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促使職業院校轉變辦學模式,與企業開展深度融合合作,讓企業能逐步承擔起參與辦學的使命,從而建立起支撐現代產業經濟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一、建立現代職教體系,
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到2020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要求,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張大方建議,盡快啟動教育部門職業教育與人社部門職業教育統一歸口管理的程序;按產業發展需求,強化支撐現代產業經濟發展的職業教育頂層設計。重點選取產業基礎較好、市場急需的領域來推動突破,采取舉辦校企合作座談會、對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實施設立“產教融合”大師工作室等方式推動職業教育與重點產業領域深度對接。出臺職教人才引進及畢業生政策,給予企業和職校一定的支持。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力度推進職教培訓。速課網作為教育信息化的移動教學應用工具平臺,長期以來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助職業院校轉變教學模式,推動職業教育發展。
二、增強現代職教體系服務能力
隨著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層次結構失衡難題的逐步破解,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功能方面的能力不斷增強。在滿足人才支撐方面,我國職業教育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開發體系。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可以說,中職、高職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支撐。
在提供社會服務方面,由教育部牽頭和相關部委推動,全國范圍內共建設了12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成立了62個職業教育的行業指導委員會,大力推進集團化辦學,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隨著職業教育內涵發展不斷深入,中國現代職教體系正將服務面拓展到有需求的社會群體,既滿足學生在職業教育體系內的連續學習,也方便職業工匠“回爐”接受與其水平相適應的職業教育和培訓。
速課網每月為全國廣大職業院校、教師群體提供數百場關于移動教學理論與實踐操作的線下培訓,幫助老師全面提升信息化技能應用水平,堅持育人為本,著力提升教學質量,強化實踐性教學和技能訓練,不斷完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努力為社會培養更多應用技能型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