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學改革發展,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越來越普及。經過多年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決定于這些知識是否由自己獨立理解后獲得的,被動獲得的知識容易遺忘。而合作學習是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獲得新知識的一種有效途徑。
但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各科的課堂中出現了許多“濫合作”的現象。如何使合作學習不流于形式,保證其必要性和有效性?
一、合作學習應適時適度。
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合作學習只有選擇恰當的合作內容和時機,才能保證其有效性。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環境條件等,選擇有價值的內容、有利的時機和適當的次數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合作要有節制,學生能獨立完成的就不要讓學生合作完成。
要把合作學習放在有討論空間的問題上,如易混淆的知識點和重難點知識。合作任務的難度應適宜,要兼顧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且一節課中不宜安排過多的小組合作學習次數和時間,防止隨意性與形式化。
二、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要明確。
在學生合作學習中教師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必須深入到每個小組,認真傾聽大家的發言,適當地組織、指導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形成一種師生互動的良好合作氛圍,當小組成員不足以完成目標時,教師應給予點撥,觀察傾聽,以確保學生的合作討論能夠順利開展、富有成效。
三、采用多樣化的評價和獎勵方式
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教師不但要重視個人評價與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還要重視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進行評價,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但并非唯一的方式。合作學習的好處在于讓全體學生都有開動腦筋鍛煉思維的機會。學生相互啟發、相互幫助、共同解決問題的群體協作精神能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協調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因此,在新的教學環境下,教師必須摒棄形式主義的合作學習方式,重新審視合作學習的價值,積極營造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環境,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充滿活動。
速課網是一個基于微信開發的移動教學應用工具平臺,專業輔助教師展開教學活動和管理學生,幫助教師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掌控課堂,追蹤學生學習軌跡與學情。速課網為廣大教師提供了課件制作、移動教學應用落地實踐的一條龍服務,能夠更好地輔助老師進行課前備課及簽到、課中點名互動、課堂測試以及課后評測復習等教學活動,提高老師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