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最大的熱點當屬微課程了。不論教育行政部門,還是有關高校,均將目光投到了微課程方面,加上智能手機與無線wifi的普及,為教學帶來了技術支撐和發展動力,使得利用新技術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探索成為可能。“短頻快”的移動學習課程可以最大程度的吸引學員,提高他們的參與度。
微信可以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 支持多人群聊。可以拉好友迅速建群,在微信群里聽講座或者上課,肯定會有不少朋友參與過。我們可以考慮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微信這款軟件的優點,探索其對教學的輔助作用,下面以教學工具”速課網”為例,為大家講解如何利用微信來教學。
1.利用微信群開展答疑活動,實現師生間互動式學習
微信所提供的聊天環境,可以語音、可以視頻、可以留言, 方便推送數字化資料, 再加上二維碼的靈活使用,可以快捷實現師生間的提問和答疑解惑。學生離開教室,無論在哪里,只要有無線網絡,都可以利用微信隨時隨地向教師提出個性化問題。在班級群中其他同學也能看到問題的提出與問題解答的過程,減少了教師重復答疑的可能。
更為方便的,在班級的微信群中不僅可以用文字交流,還支持語音交流,老師可以將解決問題的思路描述的更為清晰具體,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文字交流,也可以使用語音輸入相比以往逐字手寫輸入而言,大大提升了效率和溝通的便捷性,也增加了時效性,調動了學生參與交互的積極性。
2.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定時推送
微信公眾號為教師提供了新的信息傳播方式,構建與學生之間更好的溝通和管理模式。教師和學生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實現了教學信息的管理與共享。教師把教學內容通過文本、圖片、視頻或語音制作成課件上傳到微信公共平臺上,然后,通過微信訂閱號定期可以群發學習消息,學生可以隨時點擊進行學習,并就相關問題查閱資料,上課時由學生針對教學內容開展討論。
微信公眾號除了可以主動進行消息的精準推送,還可以在后臺對訂閱學生進行跟蹤,查看學生對推送消息的瀏覽情況。后臺對學生進行跟蹤保證了教學的時效性。老師可以將網絡上的所有教學資源整合起來,在公眾號里完成推送,學生可以借助微信朋友圈功能,實現學習內容的快速分享和有效利用。
3.在公眾號里推送的資源,可以用于課前預習,也可以用于課后復習。
教師可提前把上課要講的課程通過微信課堂發送給學生課前學習,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在課外或回家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完全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而不必像在課堂上教師集體教學那樣緊繃神經,擔心遺漏什么,或因為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奏。學生觀看視頻的節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進跳過,沒動的倒退反復觀看,也可停下來仔細思考或筆記,甚至還可以通過微信向老師和同伴尋求幫助。
學生在課前已完成了知識點的學習,教師在課前已掌握了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不再講授知識點,而是根據學生共性和個性的學習需求,組織課堂開展形式。在課堂通過針對性講解、發起討論和訓練等方式完成解惑、深化、鞏固和提高。
“微課堂”是力拓旗下速課網打造的新型智能教學平臺。微課堂是一個功能強大、完全免費的信息化互動課堂輔助平臺,關注“91速課”公眾號即可開展移動教學,操作簡單,思路清晰,能夠應用于較多的教學場景,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互動教學及課程體驗。